

竞赛详情

细分赛道
气象服务
城市治理
绿色低碳
智慧环境

智慧出行
细分赛道
交通运输
文化旅游
智慧生活
细分赛道
科技创新
医疗健康
应急管理
智慧经济
细分赛道
工业制造
现代农业
商贸流通
金融服务

竞赛时间

参赛资格
-
我们欢迎来自香港和内地的所有参与者分享他们所使用的演算法和基于开放数据的解决方案,并在八月的决赛中展开激烈角逐
-
候选人需满足以下条件:个人或企业团队均可自由参加,参加者必须为年满18岁或以上的香港或内地居民,企业则需为在香港或内地注册的法人
-
参赛方案必须以数据为基础,可以使用大会提供或建议的数据集,或任何其他可靠来源的相关数据
-
提交的所有资讯必须真实可靠,有充足的依据
提案要求
-
可以英文或简体中文撰写提案,详细说明您针对以下其中一个主题的挑战,运用开放数据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竞赛四个主题包括智慧环境、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或智慧经济,及12个细分赛道。您可以使用PowerPoint简报、投影片、文件或其他方式来呈现您的提案
-
以英语或普通话录制一段简介视频(不超过3分钟),介绍您的提案
注意:在您提交的提案和视频中请勿包含任何个人资料,例如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仅需提供由我们分配的队伍编号和队伍名称,例如HK01-ABC队

评审标准
初赛评审标准
创新和创造力(占20%)
-
提出解决特定问题或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创新想法
-
通过全新应用方式和基于有效数据的方案,以具有创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
能够经济高效地实现,综合各种资源(包括数据集清单)或技术
使用开放数据集的功能(占20%)
-
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了解并满足使用者(客户、市民、股东)需求和解决问题
-
使用户能够有效地完成其工作职能(以客户和市民为中心)
-
遵守法规和行业/部门的最佳实践和合规要求(如适用)
-
易于实施
-
具有可扩展性和互通性
-
预测市场/部门/社区需求,强化规划
市场潜力/表现、内部使用者或公众接受度(占20%)
-
现时市场份额/客户群体和持续参与率
-
合理预测当地市场的增长
-
未来能够进入新行业/部门/社区的多样性可能性
效益和影响(占20%)
-
提出全新的商业和公营企业运营模式
-
创造新的收入/利润和/或节约有形成本的可能性(包括货币、效率和生产力)
-
产生行业、部门或社会影响,使客户/市民更方便地使用服务,或帮助机构更容易接触到受众,或提升服务品质和满意度
-
提高公众/市场/社区对使用新服务及其好处的认知
-
衡量该提案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等因素
技术方面(占10%)
-
使用启发式和计算的数据模型和演算法
-
验证所选演算法的有效性,并能提高效率和用于特定类型的数据分析和趋势
-
备注:测试应用的算法是评估的一部分
品质(占10%)
-
可靠性和稳定性
-
外部品质标志/证书反映品质标准
-
使用者界面易于使用(如适用)
-
团队合作下的优秀演示
其他评估要点
-
充分理解所选命题
-
明确说明数据选择和使用
-
与分析工具/模型相一致的见解和分析
-
影响企业和民生的程度
-
团队的创新和数据利用能力
-
数据作品转化为数据产品的可行性(加分项)
决赛评审标准
问题需求(占10%)
-
描述创意动机和构思过程,包括痛点分析,现有解决方案分析及其缺陷,清楚说明方案的受众群体,或发现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和市场机遇。鼓励发现新问题
创意和创新(占20%)
-
在数据融合程度、使用方式、应用场景设计解决、业务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意
-
对比行业成熟方案实现差异化,作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
数据应用(占10%)
-
清楚列举使用到的数据清单、数据分析细节、数据的整合应用以及安全保障等
技术架构(占10%)
-
模型思路、建模流程构思、算法创新原理讲解、提交的技术实现方案
成果及成果分析(占20%)
-
详细说明作品的预期应用成果。说明算法的使用方法,基于算法模型及赛题数据输出的模型分析结果集、评测成绩,以及针对应用成果的分析说明等
作品价值(占20%)
-
说明作品的潜在社会收益、经济效益以及商业价值,指出方案的独特价值和亮点
关键风险问题(占10%)
-
面临的市场、技术等关键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规避计划
评审流程
在评估过程中,承办方B4B Limited和评审团可能需要查看参赛者的相关数据。如有此需要,承办方将提前通知参赛者。所收集的资料将严格保密,不会在未经参赛者同意的情况下公开。
备注
-
参赛者需要遵守两地对个人数据隐私、数据安全、数据合规有关的规定和案例经验
-
参赛者应注意,向任何承办方提供利益作为奖励或诱惑,或进行任何可能偏袒或产生有利比赛结果的行为,都将违反相关法律
-
在任何争议情况下,主办方保留最终决定权,并对所有相关方具有约束力

奖励详情
-
与行业专家建立联系,制定最佳实践方案
-
掌握沪港两地开放数据集知识,实践真实数据发掘商业机遇
-
推动两地开放数据生态发展,促进人才交流合作
-
接受开放数据提供者培训,深入理解两地城市数据集优势
-
認认识数据生产消费者(Prosumers)的角色,积极参与两地城市的数据生态平台
-
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推荐参加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大赛及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APICTA)